《蚱蜢》:我想要自由,雖然我本就是自由的…
伊坂殺手世界最初的舞台,後續大家耳熟能詳的翹楚便由此發跡。
主角包含擅長冷不防從後面推目標一把去跳軌或遭車輾斃的「推手」、專門逼人自殺的「鯨」、對於沒人想接的危險抄家血案來者不拒的「蟬」、成為唯一知曉推手真面目的「鈴木」等人,都在伊坂後續以殺手為主題的作品中不斷被致敬,而經營販賣非法藥物的暴力集團社長「寺原」、無比危險的「黃蜂」、配合演出各種場景的「劇團」,以及經營包裝成色情雜誌所的情報處的「桃」,也在後續多有所著墨。因此,《蚱蜢》可說是奠定了殺手業界的基調與規則。在伊坂的世界中,殺手僅是一種職業,他們也有妻小、有生活,不同業者也有不同的專業及做事風格,而面對人生,當然也有他們各自的煩惱與心魔待其解決。
殺手鯨擅長讓人主動尋死,他的雙眼正如槍口,正視之便會使人開始懷疑自己、否定自己、陷入絕望的深淵而最終尋求一死。每個人都帶有原罪,或多或少都藏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活,但大多數的時侯我們並不會被自責折磨、被罪惡感侵蝕,然而並不代表人類是絕對善良的,那些人性的醜惡內化成潛意識的一部份,使每個人或許都渴望死亡。鯨喚醒目標的罪惡與絕望,讓其自主踏上斷頭台,渴望能換來解脫與原諒。
然而從事殺手這行,也是有職業傷害的。在業界打滾15年、奪走多條人命後,鯨開始出現幻覺,以前被他逼往絕境的受害者開始以亡靈的姿態干擾著他,而鯨相信唯一能好轉的做法便是「清算」,為他唯一失手的任務進行彌補,找出推手,與之對決,便能換來安寧。然而鯨其實自己心裡也該有數,即便這麼做了也不會有什麼改變,毋寧是自欺欺人罷了。既然恨不了自己,那就恨推手吧。唯有如此,借助他人的力量,我才能不被自己設計出的幻覺給殲滅。
而殺手蟬則是岩西的員工,岩西負責接案、蟬負責執行。隨著蟬漸漸在業界闖出名堂,他最大的心願便是脫離岩西、獲得自由,因此計畫找出推手,並打敗他,來獲取業界更高的地位,進而擺脫岩西的控制。然而岩西臨死前告訴蟬,「你一直都是自由的」,其實蟬也是明白的,只是他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恐懼與自責,選擇逃避而繼續待在業界,把受到岩西控制當作理由,才能繼續單純、別想太多地執行任務。既然無法怪罪自己,那就怪老闆吧。既然不敢改變,那就怪這個世界吧。有著恨意,才有活下去的動力。得知岩西已死,蟬自然也活不下去。
至於鈴木,他並不是一名殺手,只是為了被寺原的兒子殺死的亡妻報仇,而混入了寺原的公司靜待下手的機會,卻被推手捷足先登。頓失目標的鈴木情急之下被迫負責查出推手的下落,而捲入殺手業界的明爭暗鬥。其實鈴木隱約知曉寺原組織絕非正派,卻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推銷非法藥物,並拿報仇當藉口以消除自身的罪惡感。然而在目標突然死去後,茫然無措的他卻已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走下去。
串起整個事件的推手,看似看破紅塵,主張群生向使人癲狂,而選擇孤獨,但人類是無法獨活的。走入群體使人殘暴,使人忌妒、發狂,但落單之人終將一死,該如何拿捏分野、那恰當的距離,不只是推手,更是所有群居動物畢生的難題。眾殺手的心魔,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魔,透過伊坂以幽默諷刺構築的殺手世界,讓讀者被迫面對自己最深的罪惡與徬徨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