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野和明《種族滅絕》:浩大的場景編排,精準的人性書寫

         

        2021年頭三天,我窩在家裡啃食這本有如動作大片的《種族滅絕》,作者高野和明憑藉此書拿下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,並以日文作品來說相當少見地迅速於歐美市場上市。與先前讀過的作者出道作《十三級階梯》相比,《種族滅絕》更顯露作者對於小說創作的企圖心與大格局,也讓讀者對於其在作品中拋下的命題有了更深一層的想法。



「人類是所有生物中唯一會殘殺異己的生物,從沒聽說過花豹和黑豹因為彼此花色不同而大打出手。」《種族滅絕》的時空背景設定在美伊戰爭、剛果內戰發生之時,書中運用大篇幅描寫戰爭的無情與人民遭受的恐怖暴力,而這些軍事衝突的起因,時常僅源自強大國家的掌權者,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與利益,不惜殘害他國無辜人民,扶植自己的政權,以進行大規模的資源掠奪,如石油、礦業等,甚至得以出錢買通當地武裝勢力,借刀殺人,在不弄髒手的情況下濫殺無辜。與企業掛勾,囊包戰後重建工作的收益也略有所聞。然而其他國家的人民卻對於這些戰亂國家的慘況毫不知情、漠不關心,甚至被主流媒體誘導,將不同信仰、膚色的他國人民妖魔化。由於這些事件都奠基於真實,讀來令人不寒而慄,不禁感慨人類的殘暴與冷酷。


那如果將人類自相殘殺的荒誕,放到神,或如神一般的新物種—進化過的人類眼裡—又會如何解釋呢?他會蔑視人類的愚蠢,想盡快將人類趕盡殺絕,會耳濡目染,將這殘暴的因子寫進自己的血液?還是他進化後的腦袋會展現出愛好和平,包容異己,超越人類的能耐?《種族滅絕》正是在這樣的鋪排下展開序曲。一天,白宮收到情治單位所破獲的非洲叢林出現變種人類的情報,由於其展現出超越智人能達到的智商,使掌權者恐懼不已,下令誅殺該物種與所有知道內情的有關人士。然因不同理由被徵召執行暗殺任務的四名傭兵,卻非平庸之輩,在看穿白宮的陰謀與該任務的本質後決定臨陣倒戈,再加上遠在日本的研究生被迫插手干預,新物種使出出乎意料的計謀,使得此誅殺行動漸漸失控,往不可預測的事態發展…



此書對於加密系統與化合物合成原理有諸多深入的介紹,讓讀者得以一窺科學的堂奧,也感受出他對本作的苦心。其中對RSA加密的介紹喚起了我在大學時期學習數論的回憶。RSA加密的原理乃運用質因數分解的難度,使密碼難以被破解。因此正如書中所述,攻破此加密系統僅需一個找出質因數分解速解法天才,聽來詫異的簡單卻至今無法破解,或許這就是數學,及其他科學讓人醉心的魅力吧。


自古以來,當權者對於科學的發展始終抱持又依賴又懼怕的態度,就像科學革命前教廷對於伽利略的打壓,其實是源於自身權勢地位或受質疑的恐懼。對於這些絕頂聰明的科學家,各國又想拉攏之以獲得其技術,進而提升國際實力;然而當這樣的技術強大到無法控制時,卻又害怕對其既有的權勢產生動搖。書中提及RSA加密在新物種前形同虛設,乃因其對於質因數分解速解法的掌握;而國家重要情報遭到破解的危機,使白宮當權者評估此物種具相當危險性,因此決定將進化後的新人類殲滅。這些對於當權者人性矛盾的描寫,俐落而寫實的刻畫出從古至今科學發展所歷經的波折。


有趣的是,科學家在研發新技術的時候,往往只是因為純然的求知慾;科學技術本身無害,但到了有心人士手中,卻甚至成了得以使世界毀滅的萬惡之物。核能的發明、演算法的問世皆是如此,當年他們有效終止世界大戰,卻也成為後來國際間彼此牽制的工具。雖然作者在書中詳實描繪人性醜惡的一面,卻也保留善良無私的特質於某些角色。如果有一天,真的有人能找出質因數分解的速解法,必然對於人類在數學史上的進程有著莫大的貢獻,希望他能不誤入歧途,將他的聰明用在犯罪,而是像書中賭上性命拯救毫不相干的他人的研究生們,與見識過諸多苦難卻仍保有善意的傭兵們一樣,運用科學的力量,引領人類走向和平、更美好的未來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INFINITE 南優鉉引以為傲的身體乳液 - Bath&Body Works

比利時根特 - 中世紀絕美夜景與現代塗鴉巷

荷蘭馬斯垂克 - 聖彼得堡洞窟+碉堡